物理是初二新增加的一门学科,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数学,很多孩子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,兴趣满满,可随着难度的增加,孩子的学习开始变得吃力。
初二的物理应该怎么学
1、观察和思考。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,善于观察和思考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,同学们要学会有目的的观察,就是在做实验之前,听清楚老师讲的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,采用什么仪器,仪器如何放置,实验怎么做,观察什么现象。还要认真思考实验结论、过程中有哪些不完善之处,怎么解决或改进,实验误差来源于哪里如何减小误差等等。
2、整理笔记是第一习惯。物理是一个整体,刚刚接触时,一定会对某些概念、公式或规律掌握不好,缺乏知识体系感,这都是正常的。老师在授课之前会梳理整体框架与知识结构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抄写课本目录页,明确自己目前学习阶段定位,对学科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整体的把握。在学习新课时,应把注意力放在新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上,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把题做对而学习。
3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。家长要在孩子刚接触与物理有关的事物时循循善诱,培养孩子浓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,引导孩子将物理当作一门科学探究课,而不是中考必修科目。孩子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听讲,不会把物理课当作一种负担,而是一种享受。
4、独立完成作业。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。要独立地(指不依赖他人),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。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,不能太少,更要有一定的质量,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。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。独立解题,熟能生巧,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。
5、注意适当分类,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。随着学习过的知识增多,就很容易记错、记混。因此,引导孩子可以试着帮助记忆和理解,根据框架图绘制的文本和一些指导材料。有时,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,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,重点突出,脉络分明,便于孩子进行剖析、比较、综合、概括。通过这种方法,不仅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,而且还可以用一半的努力得到两倍的结果。